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人員定位系統是一種基于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的高精度實時定位解決方案。它通過發射和接收納秒級的極窄脈沖信號,利用信號在空間中的傳播時間或角度來計算位置,實現對人員、車輛或資產的厘米級精確定位。
該系統廣泛應用于對定位精度和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工業、醫療、安防等領域,是當前高精度室內定位技術的主流選擇之一。
一、 技術原理
UWB定位主要依賴以下幾種算法:
1. 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達時間差)
多個定位基站接收來自標簽的UWB信號。
系統計算信號到達不同基站的時間差。
通過幾何雙曲線定位法,確定標簽位置。
優點:標簽功耗低,適合大規模部署。
缺點:需要高精度時鐘同步。
2. TOA(Time of Arrival,到達時間)
測量信號從標簽到各基站的絕對傳播時間。
利用“距離 = 速度 × 時間”計算距離,再通過三邊定位法確定位置。
優點:精度高。
缺點:需要基站與標簽之間精確的時間同步。
3. AOA(Angle of Arrival,到達角度)
通過天線陣列測量信號入射角度。
結合多個基站的角度信息進行交匯定位。
優點:所需基站數量少。
缺點:對硬件(天線陣列)要求高,易受遮擋影響。
4. TWR(Two-Way Ranging,雙向測距)
標簽與基站之間進行雙向通信,測量信號往返時間。
計算單向傳播時間,進而得到距離。
常用于點對點高精度測距。
二、 系統組成
一套完整的UWB人員定位系統通常由以下四個核心部分構成:
1. 定位基站(Anchor)
功能:固定安裝在待定位區域的四周或關鍵位置(如墻壁、天花板),作為信號收發節點。
作用:接收標簽發射的UWB信號,并將數據上傳至定位引擎。
數量:一般需要3個以上基站進行二維定位,4個以上進行三維定位。
2. 定位標簽(Tag)
功能:由人員隨身佩戴(如集成在安全帽、工卡、手環、礦燈中)。
作用:周期性地發射UWB脈沖信號,部分標簽還具備SOS報警按鈕。
類型:
普通定位標簽
三防/防爆標簽(適用于煤礦、化工等高危環境)
帶加速度傳感器的標簽(可檢測跌倒)
長續航標簽(電池壽命可達6個月以上)
3. 定位引擎(Positioning Engine)
功能:系統的核心計算單元。
作用:接收基站上傳的數據,運用TDOA、TOA等算法計算出標簽的精確坐標(X, Y, Z)。
部署方式:可部署在本地服務器或云端。
4. 應用管理平臺(Software Platform)
功能: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數據可視化和業務管理。
核心功能:
實時定位:在電子地圖上動態顯示所有人員的位置。
歷史軌跡回放:查詢任意時間段內人員的移動路徑。
電子圍欄:設置安全區、危險區、限制區,人員越界自動報警。
SOS一鍵求助:人員遇險時可觸發報警,平臺彈出位置并聯動廣播。
考勤管理:自動記錄人員進出時間,生成考勤報表。
視頻聯動:報警時自動調取附近攝像頭畫面。
人員統計:實時統計各區域人數。
低電量報警:提醒更換或充電標簽電池。
三、 核心優勢
四、 典型應用場景
煤礦井下:實時掌握礦工位置,災后快速救援,設置禁入區,SOS報警。
智慧工廠:優化生產流程,監控員工動線,防止誤入危險區域。
隧道施工:人員定位、考勤、應急報警。
養老院/醫院:防止老人走失,跌倒自動報警,病人位置監控。
監獄/看守所:實時監控在押人員位置,越界報警。
倉儲物流:資產定位、叉車調度、路徑優化。
五、 與其它定位技術對比
六、 總結
UWB人員定位系統憑借其厘米級高精度、低延遲、強抗干擾等優勢,已成為工業4.0、智慧礦山、智能工廠等場景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它不僅提升了人員安全管理的水平,也為生產流程優化、應急響應、數據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隨著UWB芯片成本的下降和5G/物聯網的發展,UWB定位技術的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成為未來智能空間感知的核心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