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員定位系統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有其特定的要求,以下是根據搜索結果整理出的人員定位系統的基本要求:
安裝與安全性要求
1. 設備安全與穩定性:確保定位系統設備在煤礦井下等復雜危險環境中24小時正常運轉。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部署一定數量的定位基站,以滿足控制區域的要求。同時,應對所有井下人員的信息進行錄入,包括安全檢測、核對人員信息等,以防止無關人員和非法人員進入坑道,保障煤礦生產安全進行以及人員安全監管。
2. 數據安全與可靠性:人員定位系統具備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需要保證后臺數據安全、可靠。系統應能采集和統計分析人員通過井下坑道的信息,以及進行管理分析,并根據人員、物資以及車輛定位位置數據顯示出各種統計報表,為管理者提供管理數據分析報表,提供信息化的數據服務。
3. 監測功能的正常運行:煤礦人員定位系統監測功能是目前煤礦安全系統中的強制標準,需要設置顯示設備,實時顯示井下人員位置。通過部署定位基站和佩戴定位標簽的模式,促使煤礦人員定位系統實現可視化、精確化、精細化、安全化。
定位精度要求
1. 靜態定位誤差:煤礦精確人員定位系統比較大靜態定位誤差應不大于0.3m,而礦井人員定位系統比較大靜態定位誤差應不大于3m。必要時,需進行井下試驗。
2. 動態定位誤差:煤礦人員精確定位系統比較大動態定位誤差應不大于7.3m,而一般人員定位系統比較大動態定位誤差應不大于10m。
抗干擾性能要求
系統應能滿足一定的抗干擾性能,包括通過嚴酷等級為3級的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2級的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嚴酷等級為2級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等。
其他功能要求
1. 電子圍欄功能:虛擬電子圍欄將形成自動報警區,對兩票的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成員長時間離開電子圍欄區域進行手機的振動或短信等報警提醒,對非工作成員的闖入,不但對闖入人員,同時對工作負責人和值班成員等進行手機的報警提醒,防止非工作人員誤入設備間造成誤操作。
2. 歷史軌跡查詢和回放功能:通過電子地圖,管理者能夠隨時掌握布控區域人員位置、人員分布密度、相應的狀態信息及每個受控目標的活動軌跡。可以隨時按照時間段調用某個人活動的軌跡并進行回放,用于責任劃分與事故分析。
3. 考勤門禁定位多卡合一功能:人員定位卡片可以和企業門禁系統、一卡通系統等進行結合,實現“一卡在手,全廠通行”。結合人員位置信息,根據人員是否具備進入特定區域的權限,實現門禁系統自動放行與禁止動作,以及提供車輛自動進入識別功能,實現更加安全的管控。
4. 緊急救援功能:工作人員佩戴定位標簽,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可以觸發定位標簽SOS按鈕,同時與視頻聯動,這樣后端可以及時進行支援,保證了人員的安全。
綜上所述,人員定位系統在安裝與安全性、定位精度、抗干擾性能以及其他功能等方面都有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旨在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提高安全監管效率并保障人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