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小隊便攜設備(單人或小團隊使用)
這類設備體積小、易攜帶,適合現場人員即時溝通,無需復雜搭建。
- 對講機(手持臺):常用的短距離通信工具,分為模擬和數字兩種,覆蓋范圍1-5公里,適用于救援小隊內部協調。
- 衛星電話:不依賴地面基站,通過衛星直接通話,可在偏遠、受災斷網區域使用,能撥打普通電話或發送短信。
- 應急手機充電寶:雖不直接通信,但能為手機、對講機等設備續航,是保障通信設備運行的基礎配件,通常帶手電筒、求救哨等附加功能。
- 個人定位信標(PLB):主要用于人員搜救,按下后可向衛星發送位置信息,關聯救援中心,適合戶外探險或孤立無援場景。
二、現場臨時組網設備(搭建局部通信網絡)
當常規網絡癱瘓時,這類設備能快速構建臨時網絡,實現多設備、多團隊間的信息互通。
- 便攜式衛星基站:可車載或人工搬運,展開后能覆蓋一定區域(如幾公里),為周邊手機提供臨時信號,支持通話和基礎上網。
- Mesh自組網設備:多臺設備可自動連接形成“網狀網絡”,無需依賴基站,單臺覆蓋幾十到幾百米,適合樓宇、社區等小范圍通信,常用于消防、地震救援。
- 短波電臺(車載/固定臺):通過短波無線電波實現中遠距離通信(幾十到幾百公里),適合跨區域指揮部與現場的聯絡,需配合天線使用。
三、公共信息發布設備(向大規模人群傳遞信息)
主要用于向受災群眾發布預警、救援通知等公共信息,覆蓋范圍廣、傳播效率高。
- 應急廣播設備:包括移動廣播車、便攜式高音喇叭、戶外應急廣播終端,可播放語音通知,適合社區、鄉鎮等區域的信息傳遞。
- 應急顯示屏:戶外LED屏或便攜式液晶屏,能滾動顯示文字預警、救援路線、物資發放點等信息,常用于廣場、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區域。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家庭應急通信設備配置清單?清單會區分“基礎款”和“進階款”,并標注適用場景和選購注意事項,方便你根據需求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