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通信通常可按服務對象和覆蓋范圍,劃分為“個人與小隊應急通信”“現場臨時組網通信”“公共應急信息發布”三種核心類型,分別對應不同場景下的信息傳遞需求。
1. 個人與小隊應急通信
主要服務于單人或小團隊,設備便攜、操作簡單,用于即時點對點溝通。
- 核心設備:手持對講機、衛星電話、個人定位信標(PLB)。
- 典型場景:戶外探險者用衛星電話求救,救援小隊成員用對講機協調分工。
2. 現場臨時組網通信
在常規網絡癱瘓時,快速搭建局部通信網絡,實現多團隊、多設備間的信息互通。
- 核心設備:便攜式衛星基站、Mesh自組網設備、車載短波電臺。
- 典型場景:地震后,用Mesh設備搭建樓宇內通信網,用便攜式基站為救援區提供臨時手機信號。
3. 公共應急信息發布
面向大規模人群傳遞官方信息,確保預警、救援指令高效觸達群眾。
- 核心設備:應急廣播車、戶外應急顯示屏、高音喇叭終端。
- 典型場景:洪水來臨前,通過應急廣播通知村民轉移;疫情期間,用應急屏發布核酸檢測信息。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三種應急通信類型的設備對比表?表格會清晰列出每種類型的核心設備、覆蓋范圍、優缺點和適用場景,方便你快速區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