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災害預防處理與應急救援預案是為了防止災害的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后,預先制訂的搶險救災方案。所有煤礦企業應該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礦井應急救援實戰演習。
一、應急救援的特點:
重大事故往往具有發生突然、擴散迅速、危害范圍廣等特點,因此決定了應急救援行動必須做到迅速、準確和有效。
1、迅速:建立快速應急響應機制,迅速準確地傳遞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應急力量和設備、物質等資源。迅速建立統一指揮與協調系統,開展救援活動。
2、準確:有相應的應急決策機制。能基于事故的規模、性質、特點、現場環境等信息,正確預測其發展趨勢,準確地對應急救援行動和戰術進行決策。
3、有效:應急救援行動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性,包括應急隊伍的建設與訓練,應急設備和物質的配備與維護,預案落實情況,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機制。
二、應急救援預案的可操作性:
應急救援預案是指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訂的行動方案。
1、針對不同災害,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具體預防和處理措施。
2、對特殊區域,如易發生災害地點(爆炸和火災),需要對通風系統和風流狀態的影響進行分析,針對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控風措施。
3、針對不同的災害事故,應具有具體可行的人員撤離路線。
4、加強原發性災害誘發繼發性災害方面的預案。
5、存在安全區域轉化為存在大隱患區域的致災危險性。
三、對災區狀態進行分析:
礦井事故發生后,總原則是:“科學地判斷災區的狀態及可能的發展趨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災害的蔓延,使其影響范圍減少至小”。
救援步驟:針對不同時期相對穩定的災區狀態的科學分析,預測可能發展的方向和狀態,超前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控制措施。
四、應急救援設備的有效利用和系統性配置:
礦山救護技術裝備是指礦山救護隊在處理災害事故時使用的儀器和裝備的總稱。
按照處理井下事故分類有:處理井下水、火、瓦斯、煤塵和頂板事故的裝備;根據不同的災害性質和類型,準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并實施搶險救災工作,從而迅速控制和消除災害。
按照救護隊管理層次分類有:個人裝備、小隊裝備、中隊裝備和大隊裝備。
按照使用功能分類有:個人防護裝備、搶救遇險人員裝備、救災通訊裝備、環境參數檢測裝備、滅火裝備、破拆、支護裝備等方面的救護裝備。
按照使用場所分類有:地面、井下、高空和水下裝備。
以上是一些關于煤礦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的基本知識,煤礦安全問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大問題,因此,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關于煤礦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的問題,可以電話聯系或者通過在線客服的方式聯系我們了解,我們會有專業人員為您解答。
相關推薦:
煤礦應急救援預案
煤礦應急救援培訓要求
煤礦應急救援管理系統
煤礦企業應急救援預案
熱門專題: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