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智能化煤礦水平,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該如何做?爆炸、冒頂、透水、中毒、機電設備事故等煤礦安全事故頻發;一但發生事故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無法預估。結合煤礦精確定位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預防工作:規范化巡檢預防設備故障,危險區域/危險源/危險行為預警;
2.突發事件響應:對井下突發事件,及時報警;
3.井下信息全面掌控:掌控井下人員分布情況,提高事后效率和準確性;
4.事后追溯與分析:追溯和分析事故原因,落實相關責任,為避免事故再度發生提供依據。
煤礦定位作為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之一,做好煤礦定位我們可以:
1.防范和減少事故發生
對煤礦人員定位,規范巡檢流程,保障設備安全,對危險區域、危險源、危險行為預警,可視化管理、大數據分析
2.事故發生后減少傷亡
井下人員數量及位置分布的確定,報警系統,井上、井下及時溝通,異常行為(昏迷),系統自動報警。
煤礦定位準則之人員定位技術要求:
1.區域定位:人員進入讀卡分站50m范圍內,讀卡分站讀到標簽,標簽顯示在基站下
2.傳輸:分站用光口或網口接入環網,基站用485接入傳輸分站
3.通信速率:有與區域定位類似RFID,所以每次通信數據率小,對通信速率要求低
煤礦定位實現的功能:
1. 人員動態監控
a.實時監控:3D2D實時的顯示井下的總人數、顯示井下各部門的總人數、顯示井下各區域的總人數、顯示當前的基站等告警信息,并關聯成報表,點擊可以查看人員井下的相關信息;
b.軌跡跟蹤:實時跟蹤是指實時跟蹤井下人員的行徑路線,跟蹤下井人員的歷史軌跡;
c.查找人員當前位置:按姓名或通過工號、卡號方式,系統可以立即以圖形方式顯示此人當前所在區域和井下的當前精確位置。
2. 安全生產監管
a.生命安全監測預警:監控井下人員的動靜狀態,如果超過設定的時間人員未動,將會產生生命安全監測預警。
b.區域超員告警:實時跟蹤是指實時跟蹤井下人員的行徑路線,跟蹤下井人員的歷史軌跡
c.禁入區告警:礦工進入禁區時,系統會告警,提示管理人員采取相應措施。
d.工作超時、欠時告警:當礦工在井下停留超出規定時間,或未達到規定時間時,系統將告警并記錄
e.行進軌跡異常告警
f.雙向呼救功能
g.固定崗位脫崗管理
3. 系統及設備管理
a.標識卡低電量預警:當標識卡電量過低時,系統將提前預警,通知相關技術人員及時更換電池
b.分站不在線告警:當讀卡分站供電電壓不足、讀卡分站信號線連接故障時系統會出現分站不在線告警或電量低告警,提醒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c.GIS 地理信息系統平臺
支持三維 GIS 地圖功能,系統具備三維展現,可提供井下受困人員的三維地圖、井下實景巷道全景等數據信息。
d.用戶權限管理
系統的管理軟件能夠實現分配多個不同權限的用戶,方便各個用戶在網絡終端上同時運行軟件,查詢井下實時情況。
相關推薦:
評價